■ 海南日報記者 劉夢曉 陳蔚林
7月6日,瓊海市潭門鎮(zhèn)風雨大作。
下午6時許,“七一勛章”獲得者、潭門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王書茂在碼頭清點船只后沒有回家避雨,而是朝著相反的方向走去。
“哎呀,雨里的人,是茂公吧?”93歲的潭門村低保戶吳宛花眼睛不好,卻篤定那綽綽約約從雨里走來的朦朧身影就是王書茂,急忙迎了出去。
“茂公”是潭門一些村民對王書茂的尊稱。對吳宛花來說,“茂公”就是她的親人。
“阿婆,家里沒有漏雨吧,風大雨大的,我要來看看才放心!”王書茂在平房里轉(zhuǎn)了轉(zhuǎn),目光從房頂?shù)綁w來回掃視。
“放心吧!村干部來給我修過房頂了,這房子結(jié)實著呢!”吳宛花摸到王書茂被雨水打濕的衣服,語氣從驚喜轉(zhuǎn)為責備,“下這么大的雨,你怎么還來呢!”
其實,這些年,每逢風雨天氣,王書茂只要在村里,必然要到吳宛花的家里看看,這仿佛已經(jīng)成為他和老人之間的一個約定。
吳宛花的丈夫和兒子是漁民,因為出海遇到意外,父子倆都沒能返航。是王書茂,給了這位孤寡老人生活上的慰藉——從2013年開始,王書茂只要有時間,就會到吳宛花的家里,給她搭把手、陪她聊會天,幫她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茂公總對我說,有什么要求要跟他提。在他的關照下,我過得很開心,已經(jīng)沒什么要求啦!”吳宛花笑著說。
“王書記的熱心腸,在我們潭門是出了名的。”潭門村黨支部副書記王振才說,王書茂在村里工作時,常常一到飯點就不見人影,但只要挨家挨戶找,總能在某個村民家里找到他,“他是趕在村民收工回家時進行家訪,誰家有了‘急難愁盼’的事,他都熱心地想辦法。”
十幾年前,潭門村脫貧戶王維菊的丈夫和兒子,在出海途中先后遭遇意外。她一再受到打擊,身體出了問題,兒媳婦要照顧兩個幼子,也無法外出工作。
王書茂了解情況后,先是幫一家人申請了低保,又利用教育扶貧政策解決了兩個孩子上學的難題,后來還給王維菊申請了公益性崗位,使得一家人有了穩(wěn)定的收入來源。每每提及此事,王維菊都充滿感激:“茂公就是我們老百姓的貼心人!”
家訪是王書茂聯(lián)系群眾的重要方式。通過家訪,王書茂了解到,潭門村村民王克基常年在海上漂泊,因此落下了一身病,不能再頻繁出海,一家人日子過得捉襟見肘。
“那段時間老王一直發(fā)愁,整天唉聲嘆氣的,是王書記幫我們想了解決辦法。”王克基的妻子說,在王書茂的幫助下,王克基進入了當?shù)氐囊患覞O業(yè)公司,憑借過硬的設備操作技術(shù),當上了公司的技術(shù)骨干,每個月的工資能拿到8000多元,解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王書茂心里刻下深深的印跡:“我們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創(chuàng)造歷史,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站穩(wěn)人民立場,貫徹黨的群眾路線”?;氐酱謇锖?,他總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講給村里的干部和群眾聽。
“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王振才說,王書茂用實際行動告訴大家,黨員干部要想得到群眾的認可和信任,就得時時刻刻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牢記于心,辦好實事、辦實好事,把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點一點變成現(xiàn)實。(本報嘉積7月7日電)
王書茂及其漁民團隊系列報道③
原標題:“七一勛章”獲得者王書茂把村民的“急難愁盼”放心頭 做群眾貼心人 解群眾煩心事
責任編輯:郭微微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