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wǎng)記者 任桐
一支畫筆,可以畫出什么?
有人說,可以畫出自由,可以表達情感,可以寄托心靈……而對于昌飛來說,一支畫筆,首先是畫出養(yǎng)家糊口的物質基礎。
昌飛正在作畫。記者 任桐 攝
昌飛,今年39歲,是屯昌油畫步行街創(chuàng)意畫廊的一名普通畫師。曾經,因為家庭經濟困難,他放棄讀高中的機會,轉而就讀屯昌研璞軒美術學校,自此拿起一支畫筆,用努力奮斗,描繪自己的生活和事業(yè)。
如今,屯昌油畫產業(yè)面臨技術更迭、同行壓價等競爭,昌飛開始謀劃多元化發(fā)展,在堅持商業(yè)油畫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還深入多個市縣鄉(xiāng)村繪制壁畫,參與博物館實景搭建,進行電影拍攝場景布設……
他說:“一支畫筆改變了我的生活,畫了24年,我依然很享受畫畫的過程,無論是幾尺的畫布,還是幾百平方米的墻面,都可以是創(chuàng)作的天地,都可以畫出美好的生活。”
昌飛在畫廊整理油畫作品。記者 任桐 攝
放棄讀高中 就讀美術學校希望早日賺到錢
昌飛是屯昌縣南呂鎮(zhèn)咸六村人。
咸六村,人稱“畫里故鄉(xiāng)”,之所以有這樣的稱謂,源于1984年,咸六村自學成才的農民畫師陳有俊,創(chuàng)辦屯昌縣研璞軒美術學校,至2020年學校停辦,共培養(yǎng)了6000多名學生,是名副其實的屯昌農民畫師的“搖籃”。
2000年,昌飛初中畢業(yè),就是選擇了在這家美術學校就讀。
“其實,我的初中學習成績可以考上高中。因為當時,成績不如我的,都考上了。”昌飛回憶起初中畢業(yè)時的場景,他坦言,沒有走上高中、考大學的路,是因為家里經濟的困難。
一個哥哥,兩個姐姐,昌飛是家里最小的一個兒子。父母一直以務農為生,種植水稻、花生、地瓜、橡膠,加上喂豬、雞、鴨,彼時的全年收入不過3000元左右。
“這些收入供養(yǎng)4個孩子讀小學、初中,已經很不容易了。”昌飛說:“聽說讀高中學費會更多,而且就算以后考上大學了,更是讀不起。所以,哥哥和兩個姐姐都是讀完初中就不讀了,我也是一樣。”
不上高中了,學什么?怎么盡快賺到錢?昌飛想,不如跟著村里的老校長陳有俊,去學畫畫。
他說:“我喜歡畫畫,小時候就喜歡拿著鉛筆,在書本上畫,在家里墻上畫。而且,之前去美術學校學畫畫的同村人,有的還在深圳開了畫室,賺到了錢。關鍵是上美術學校,學費可以減免,能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
就這樣,昌飛進入屯昌縣研璞軒美術學校就讀,開始學習專業(yè)美術知識。
昌飛正在檢查客戶的訂單。記者 任桐 攝
從海南畫到深圳 返鄉(xiāng)開畫廊生意漸好
三分理論,七分實踐。在美術學校學習了一年后,昌飛被學校送到??诘鹊氐漠嫃S、畫室,跟著師傅進行實際操作,以繪制商業(yè)油畫為主。
2008年,昌飛終于可以獨當一面時,在師傅推薦下,前往“中國油畫第一村”——深圳大芬村。
“那些年,深圳大芬村商業(yè)油畫產業(yè)很出名,很多畫工、畫師都來到這里,進入畫廠、畫室進行流水線式作畫,從而賺得人工費。”在昌飛印象里,他所在的畫廠,業(yè)務量很大,訂單來源有東南亞等國家,還有不少來自國內市場。
每天畫畫、生產,有時接單量大,忙不過來,昌飛還會收徒弟,帶著一起干活。雖然是批量化作畫,但也能通過這個過程學到不少,在深圳的三年,昌飛商業(yè)油畫的繪制技術得到了提升,為他后期獨自開畫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屯昌油畫步行街幾名畫師相約創(chuàng)作寫生。受訪者供圖
2011年,屯昌縣政府著力打造油畫步行街,通過引進油畫人才、減免畫廊租金、給予扶持政策等方式,動員和吸引在外打拼的畫師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
借著這樣的機會,昌飛返回家鄉(xiāng)屯昌,在油畫步行街開起店面——創(chuàng)意畫廊。
“政府給的政策好,宣傳力度也大,屯昌油畫步行街的名聲不僅在屯昌本地叫得響,在全省也越來越出名。”昌飛說,畫廊開業(yè)后,他四處奔波找業(yè)務,靠著勤奮和畫畫的基礎,畫廊先后承接了不少酒店裝飾、工程配畫的訂單,同時還有不少出口訂單。
屯昌商業(yè)油畫產業(yè)做得風生水起,昌飛的畫廊生意也越來越好。2016年,他買了車;2019年,他在屯城鎮(zhèn)貸款買了一套商品房。
昌飛繪制的鄉(xiāng)村墻面。受訪者供圖
以墻壁作畫布 描繪美麗鄉(xiāng)村新風貌
沿??谑星鸷4蟮蓝?,途經海瑞橋,橋洞下一幅幅海瑞主題壁畫引人關注。畫中,海瑞形態(tài)各不相同,或堅毅而立躊躇滿志,或一時失意逆風而行,或立于山河志向堅定……生動地提煉出“一代清官”海瑞的一生。
昌飛等7名畫師共同繪制??谇鸷4蟮篮H饦驂Ξ嫛J茉L者供圖
這組海瑞主題壁畫被網(wǎng)友稱為“??诘膶倮寺?rdquo;,由來自屯昌油畫步行街的畫師于2023年9月繪制完成。昌飛就是其中的一位畫師,他告訴記者:“大約7名畫師,一共畫了8天,終于把設計師的畫稿呈現(xiàn)在了墻面。”
最早開始接墻畫訂單,大約是2013年。昌飛記得,那是通過朋友介紹,去陵水本號鎮(zhèn)的一個村子畫墻畫。
“村民很樸實,對我們特別熱情,他們給我們送飯,還載歌載舞歡迎我們。”昌飛說,在村民看來,會畫油畫的畫師不僅有技術,還愿意大老遠跑過來,幫助他們美化村子,很了不起。
或許就是這樣的禮遇,讓昌飛等畫師感受到了畫墻畫的意義。此后多年,他與幾名畫師抱團接單,先后將好看的墻畫,畫到了海口、屯昌、樂東、昌江、瓊中、瓊海等地。
昌飛繪制的鄉(xiāng)村墻面。受訪者供圖
“所有的畫都能畫到墻上。”昌飛說,不同地區(qū)的墻面風格也各不相同,比如瓊中等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墻畫多展現(xiàn)黎苗文化,瓊海等地則以本地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為題材。無論什么主題的墻面,都能讓灰色的墻面亮起來,讓鄉(xiāng)村變得更加鮮活、靚麗,也讓村民通過墻面,增添一份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僅如此,面對油畫產業(yè)競爭越來越激烈,昌飛也和同行畫師一起抱團取暖,開創(chuàng)多渠道發(fā)展之路。他們不僅在原有商業(yè)油畫的基礎之上,研發(fā)3D畫制作,還涉足博物館、電影拍攝、家裝設計等多個領域。
在他看來,一支畫筆,可以有無限可能,只要你想去做,它就可以繪制出更多幸福的生活。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手機客戶端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用微信掃一掃南海網(wǎng)微博
用微博掃一掃